技术=财富?试论创业顾问的必要

陈春先工作室 崔宏

   在决定加入陈春先工作室之前,我问了陈春先教授一句话:"科学家创业是否是一条主流的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道路呢?""那当然是。而且我作为其中的一个过来者,也有很多心得和体会,能够帮助要创业的科学家。"于是,我加入了陈春先工作室,而"帮助科学家创业"也自然成了工作室的宗旨和目标。

  我与陈春先教授并不陌生,因为我的父亲是当年陈春先教授创办中关村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的合作者之一。我曾经思索过:陈春先教授是个有名望的科学家,是当时科学院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在受到硅谷的启发后勇敢地迈出了下海创业的第一步;在之后的创业生涯中却历经坎坷、屡遭挫折。这是为什么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难道不是吗? 

  当前,中国处在工业化的初始阶段。工业化时期是以商品的大规模生产和充分消费作为生产力急剧释放的主要方式的,即便是日益发达的服务业,其主要的构成成分金融业和物流业,也是服务于这个方式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改善工业制造流程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工业化水平;或者创造了崭新的应用和服务,从而缔造出一个新的产业,当然更是对工业的极大促进。所以,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当然不会有错。中国还有另外一个特殊的情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科研力量和科研成果被国家所垄断;由于市场经济起步晚,在各行各业足够大的企业还不够多,科研力量还没有充分转移到企业中来;只有科研力量下放到企业,与企业的商品化能力充分地融合,才能做到"科研成果=生产力"。而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从陈春先下海算起也已经20多年了,这个过程也还远远没有结束。所以,科学家走出科研院所创办企业,投身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创业历程,仍然会是一个潮流;反过来说,这种创业行为是由科研成果作为保障的,对社会的预期贡献较为可观,也当然是被社会认可和期待的。 所以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科学技术本身并不等于财富。

  科学技术+经营管理=财富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是通过商品化来实现的,说到底是通过企业的运作来实现的。在以上的等式中,科学技术是必要条件,科研成果和高新技术是企业谋取最大财富的不可缺少的基础,只有高新技术才能带来高的附加值;经营管理是充分条件,技术只有在适当的管理下才能焕发出力量,才能最终变成财富,否则就是一堆废物。 


  既然不仅需要科学家,还需要企业家,那么科学家能够变为企业家吗?当然不能。有不少科学家抱有"学而优则仕"的思维认为:我的知识何其多、水平何其高,不就"经营管理"嘛,我几天不就学会了吗?其实不然,经营管理也是一门学问,其丰富和深刻程度可能丝毫不比一门自然科学来得肤浅。比如说,让一个门外汉读几篇你的领域的背景介绍资料就能成为与你相提并论的科学家了吗?显而易见你不能苟同,那么反之亦然。既然不能要求企业家转换成科学家,可能也无法要求科学家转变为企业家。当然不能排除某个科学家刚好具备了企业家的素质,经过一段市场经济的洗礼,成长为卓越的科学企业家。这是天大的好事,但可遇不可求。不创业不行,创业又那么艰险,有没有可行的模式能够提高科学家创业的成功率呢?我们认为是有的。尽管这个模式还不够完善,但我们会坚持研究探索并且奔走呼号,推广这个模式,争取为更多的科学家服务,使大家少走弯路。这也是创办陈春先工作室的初衷和唯一使命。简单地说,这个模式就是四个结合:一流的科学家、一流的创业顾问、一流的风险资本和一流的管理人员,四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科学技术+创业顾问+资本+管理=财富

  在这个模式中,创业顾问是一个新生事物,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总的来说,创业顾问是创业者最亲密的朋友,是科学家创业时第一个要找的人,创业顾问协助科学家打理创业初期的一切重要事项,帮助他构建企业的基础,做好ABC的事情。不要小看ABC,往往就是这些看似简单的东西要了企业的命。
主要的职责有3条:
  一、股权设计和治理结构的设计。这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基因。各方的利益能否得到充分满足,决策过程是否得到制衡,决策过程是否透明等等;
  二、协助选择经理人。经理人的作用无需多谈了。选择经理人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三、协助引入风险资本。资本有自己专属的嗜性和癖好,只有当企业和资本高度契合时,才能产生共振并充分发挥能量。

  有了这样的创业顾问,科学家就能够高水平地创业,风险自然降低、成功率也就会提高。陈春先工作室愿意也能够依托自身的优势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 完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