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是中国的硅谷吗?

陈春先工作室 崔宏

  3月17日,陈春先工作室在翠宫俱乐部接受了新加坡中盛传媒的采访。这是其中的一个采访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代表了陈春先教授的思路和理念,摘录在此,与中关村人共勉。

  答曰:中关村当然是中国的硅谷。显然,如果有一个地方可能成为中国的硅谷的话,那只能是中关村。

  要想回答为什么,要先从几个概念入手。
  1、什么是硅谷:
  硅谷是美国的高新技术的策源地,尤其是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IT技术,硅谷更是执其牛耳;硅谷是创业精神的代表,是科技创富的始作俑者;硅谷是美国经济的引擎之一;硅谷的核心精神是:用科技创业。
  2、中国需要硅谷吗?
  当然需要。
  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说法,中国是世界工厂。这个说法当然没错,但这个时代再一味强调“世界工厂”恐怕已经不合时宜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正从初级加工阶段向更高级的层面快速发展着。这一进步的推动力只能是技术创新和发明。一个国家的技术进步,有外来和自创两个来源。有人说,国外舶来的技术够好,人家一个大公司的科研经费动辄若干,做出来的东西比我们强得多,直接引进吸收就行了。实际上,一个国家是有国情的,只有对国情十分熟悉的当地资源的创新活动,才有比较强的生命力,才有可能占据比较大的市场份额,而不只是跨国公司损益表上一个不起眼的边际利润的符号。所以,中国需要自己的原创技术,而原创技术的聚集地和策源地,更是中国需要的。
  3、硅谷土壤:
  要怎样的土壤才能发育出那么金贵的“硅”呢?
  关于硅谷现象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我认为最紧要的因素是:它有科研的空气。科技的孕育,当然需要企业的参与,但大学、科研机构的角色是很重要的,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是决定性的。科技的孕育,需要一个襁褓,需要一个氛围,其竞争不是那么残酷,不是那么立竿见影,这就是大学和科研机构。科技一旦孕育出来了,你就要想法设法办成企业,最好脱离学术环境,成为一个真正的企业,彻头彻尾地去参与市场竞争。这是硅谷的逻辑、硅谷的土壤。
  4、中关村当仁不让
  中关村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众多大专院校,还有中国科学院这支科研力量的国家队,这种资源的沉积,自百年前清华大学的创建就开始了,汇集了几代人的国家的和民族的力量才得以完成,不仅中国独有,而且世界罕见。
  所以,中关村当选中国的硅谷是当仁不让的。它是世界罕见的知识资源的富集区,又受益于陈春先教授20多年前的惊人创举而具有了科技创富的意识,同时又有了一定的企业群落,这个土壤是非常独特的,势必在中国的未来扮演一种无可替代的角色。
  5、中关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关村是有资格、有潜力成为中国的硅谷的,其可与硅谷比肩的辉煌必将到来;之前,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硅谷对于美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和直接,全美GDP中硅谷的贡献达2位数以上;而北京(不只是中关村)之于中国的GDP的贡献尚不足5%;所以,差距还是很明显的。也正因为如此,机会很多,而且黄金机会就在前头。投资中关村,就是投资中国的未来。

 

- 完毕 -